仔豬黃痢

【導讀】仔豬黃痢的綜合防治,本篇詳細介紹仔豬黃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仔豬黃痢的癥狀是什么、如何判斷仔豬黃痢,仔豬黃痢的癥狀及治療方案;豬場發現仔豬黃痢怎么辦?仔豬黃痢用什么藥?這里或許能給您一些幫助!
仔豬黃痢

仔豬黃痢(Yellow scour of newborn piglets) 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5日齡內仔豬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腸道傳染病,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

主要癥狀以拉黃色稀糞和急性死亡為特征,發病快、病程短,有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本病在我國較多的豬場都有發生,是危害仔豬最重要的傳染病之一。

引起發病的大腸桿菌主要的血清型是:08,0138,0141,0115,0149,0147,0101、045等,這些菌株大多數具有K88,能產生腸毒素,有黏附因子,引起仔豬發病和死亡。

仔豬黃痢主要在出生后數小時至5日齡以內仔豬發病,以1~3日齡最為多見,出生后12h即可發病,1周以上的仔豬很少發病。育成豬、肥豬、母豬及公豬都未見發病。

在產仔季節常??墒购芏喔C仔豬發病,一般是先由一頭開始,再傳染其他仔豬,每窩仔豬發病數最高可達100%,死亡也高,有時可使全窩仔豬死亡,不死者生長發育緩慢。

從實際觀察到,黃痢嚴重程度與母豬胎次有一定關系,即第一胎母豬所產仔豬發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帶菌母豬是主要傳染來源。從外場引進種豬將本病帶人,所產仔豬留種繁殖,致使疫情擴大?;蛴赏獾匾M斷乳仔豬將病帶入。

本菌主要通過帶菌母豬糞便排出體外,污染豬舍地面、飼槽等處。仔豬出生后,通過污染母豬的乳頭和皮膚將病菌吃進胃腸道,引起發病。下痢仔豬由糞便排出大量細菌,污染養豬環境、飼料、飲水和用具,再傳給其他的母豬。

如有應激存在(產仔季節、仔豬密度大、環境衛生不良等)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則更高。

潛伏期8~12h,一般在24h以內。

仔豬出生時尚還健康,不見任何臨診癥狀,快者數小時后突然發病和死亡。

病豬主要癥狀是拉黃痢,糞大多呈黃色水樣,雜有小氣泡,內含凝乳小片,順肛門流下,其周圍大多不留糞跡,易被忽視。

下痢重時,小母豬陰戶尖端可出現紅色,后肢被糞液沾污,捕捉掙扎或吹叫時,糞水常由肛門冒出。

病仔豬精神沉郁,不吃奶,脫水,兩眼下陷,昏迷而死。

最急者不見下痢,身體軟弱,倒地昏迷而死。

尸體嚴重脫水。

主要變化是小腸急性卡他性炎癥,表現為腸黏膜腫脹、充血或出血。

腸壁變薄、松弛。胃內有酸臭的凝乳塊,胃黏膜潮紅、腫脹,少數病例有出血;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大,切面多汁。心、肝、腎有變性,重者有出血點。

1、癥狀診斷

本病主要是1~3日齡仔豬發病和死亡 發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初產母豬所生仔豬發病多,死亡快;

臨診癥狀主要是拉黃色糞水;死后剖檢主要是胃腸卡他性炎癥。根據這些特點,可做出初步診斷。

2、實驗室檢驗

取病死仔豬小腸內容物,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做細菌分離,挑選生長的紅色菌落做溶血試驗和生化反應等鑒定工作。并將分純的菌株用OK多價抗血清,進行平板凝集試驗或試管凝集試驗,鑒定血清型?;蛴梅旨兊木昕诜腥境跎胸i,發生黃痢即可確診。

國內生產有大腸埃希氏菌病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和大腸埃希氏菌 K88、K99、987P定型血清,可用于大腸埃希氏菌病的診斷和菌株的分型鑒定。

3、與仔豬紅痢區別

仔豬紅痢也多發生于1~3日齡仔豬,病程短,死亡率高,與黃痢有些相似。但仔豬紅痢以排出紅色黏性稀糞為特征。

剖檢時,腹腔內有多量淡紅色液體,小腸內容物大多為紅色,并混雜有小氣泡,腸系膜肉也有小氣泡,腸黏膜山血和壞死。

取腸內容物加倍量滅菌鹽水稀釋、離心,取上清液0.1~0.3mL,給體重20g小鼠靜脈注射,可使小鼠迅速發生死亡,并可由尸體分離出C型魏氏梭菌。

一、怎么治療仔豬黃???

仔豬發病后應及時進行藥物治療。

藥物有長效土霉素、恩諾沙星、氟苯尼考、頭孢噻呋、慶大霉素等,有良好治療效果。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對病仔豬還需要進行補液,如口服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配方:在1000mL蒸餾水或溫水中,加入葡萄糖20克、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混合溶解,讓豬自由飲用?;蜃胸i腹腔注射5%葡萄糖鹽水等。

在有本病發生的豬群,待仔豬產出后尚未吃奶前,全窩仔豬每頭口服抗菌藥物,連續3天,以作預防。如0.5%恩諾沙星液2mL,每天灌服1次。仔豬產出后,立即喂服微生態活菌制劑,也是預防辦法之一,每頭仔豬按每千克體重0.1~0.2克,每天1次,連用3天。也有給母豬用藥間接進行預防的,但藥物必須經過母豬吸收后,再通過乳汁供給仔豬。

二、仔豬黃痢的預防措施

1、平時做好圈舍及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加強懷孕母豬產前產后的飼養管理和護理,是控制下痢疾病的主要措施。改善懷孕母豬的飼養管理,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和健壯。

2、母豬臨產前,用高壓噴槍徹底沖洗產床、產箱、地面和墻壁,將產房打掃干凈,清除糞便,并用消毒劑做好消毒。母豬乳頭及乳房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溫水擦洗干凈,在仔豬吃奶前把每個乳頭的奶水擠掉少許,再固定喂奶。

3、盡量讓初生仔豬吃上初乳,使初乳中抗體迅速進入初生仔豬小腸并吸收,增強初生仔豬對本病的特異性抵抗力。

4、注射疫苗:

仔豬大腸埃希氏菌三價滅活疫苗 分別帶有K88、K99、987P菌毛抗原的大腸埃希氏菌培養物經甲醛溶液滅活后,加氫氧化鋁膠制成。

妊娠母豬在產仔前40日和15日各肌肉注射1次,每次5mL。

免疫母豬后,新生仔豬通過吮吸母豬的初乳而獲得被動免疫,預防仔豬黃痢。

大腸埃希氏桿菌(E.coli)是中等大小(0.4~O.7µm×2~3µm )、兩端鈍圓的桿菌,散在或成對,不產生芽孢,約50%的細菌具有周身鞭毛,能運動,部分菌株有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大腸桿菌為需氧或兼性厭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7℃,最適pH為7.2~7.4。

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長出隆起、光滑、濕潤的乳白色圓形菌落;在麥康凱和遠藤氏培養基上形成紅色菌落;在伊紅美藍瓊脂上形成帶金屬光澤的黑色菌落。在SS瓊脂培養基上生長不良或不生長。致仔豬黃痢或水腫病菌株在綿羊血液瓊脂培養基上呈β溶血。

所有的菌株能迅速分解包括葡萄糖、乳糖等多種碳水化合物,產酸產氣。還原硝酸鹽,產生靛基質,不產生硫化氫。MR試驗陽性,VP試驗陰性,不液化明膠,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檸檬酸鹽。某些血清型大腸桿菌還有其特殊的生化反應。

大腸桿菌的抗原結構和血清型較為復雜,根據菌體抗原(O)、鞭毛抗原(H)及莢膜抗原(K)的不同,構成不同的血清型?,F已知O抗原有173種,H抗原64種,K抗原103種。血清型用O:K:H表示,如08:K25:H9,08:K88,0166:H27等。

近些年,菌毛抗原也用于血清型鑒定,最常見的血清型K88、K99、987P,現分別命名為F4、F5、F6。在引起人和動物腸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腸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產毒素大腸桿菌、腸侵襲性大腸桿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為近年來新發現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根據大腸桿菌對人畜致病性不同,分為:

①腸產毒素大腸桿菌,借助于菌毛的附著因子,黏附于小腸黏膜表面生長繁殖,產生耐熱和不耐熱腸毒素,引起腸炎和腹瀉;

②腸致病性大腸桿菌,不產生腸毒素,是引起嬰兒腹瀉的病原,病原黏附在小腸腸壁細胞表面引起腹瀉;

③侵襲性大腸桿菌,不產生腸毒素,能侵襲大腸上皮細胞,引起炎癥和潰瘍,發生腹瀉和血便。

④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是近年新發現的大腸桿菌,主要引起人出血性血便,其主型為O157:H7。

大腸桿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潮濕、陰暗溫暖環境中,能存活1個月;在寒冷干燥環境中存活時間更長;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數月之久。60℃加熱15min可殺死,

獸醫實際中常用的消毒藥液和常用濃度作用下,短時間可被殺死。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癥狀,建議以線下獸醫,面診、治療為準。
  • 索引
  • 什么是仔豬黃痢?
  • 仔豬黃痢的流行特點
  • 仔豬黃痢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 仔豬黃痢的病理變化是什么?
  • 仔豬黃痢的診斷方法
  • 仔豬黃痢怎么治療及預防?
  • 仔豬黃痢是什么病原引起的?
  • 相關百科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