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長期或大量采食富含特異性感光物質的植物時,使豬對日光的敏感性增高,從而暴露于日光下即可發生皮膚紅斑、疹塊、潰瘍,甚至壞死、脫落的疾病稱為感光過敏。
豬吃大量有特異性的感光物質的植物,如苜蓿、苕子、燕麥、蕎麥、油菜等,同時皮膚暴露在日光下就會發生此病。
豬發生感光過敏,需具備3個條件:陽光直射,無色或淺色皮膚內存在有足量的光敏物質,這種皮膚經過太陽照射。
一般認為,光敏物質經血液循環到達皮膚,陽光照射時,紫外光或可見光的光子被光敏物質吸收,使光敏物質處于激發狀態
然后將此能量傳遞給另一種作用物(機體組織中某種成分,可能是氨基酸),這種作用物便呈活化狀態,當遇到分子氧時起氧化作用,從而損傷細胞結構,釋放出游離胺,使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形成紅斑和引起組織局部性水腫。
如苜蓿、三葉草含有葉紅素,葉紅素進入體循環并蓄積于皮膚,在日光照射下處于激活狀態并吸收光能。當回復到非激活狀態時,被吸收的光能發出熒光并形成游離的化學基團及過氧化物,損壞周圍細胞的胞膜和溶酶體酶,致表皮和真皮中血漿紅細胞及葉紅素滲出;
經日光的進一步激活,周圍組織的膜結構損傷愈發嚴重,嗜堿性細胞也受到損害,釋放出致炎介質,連同上述光化學反應損害,從而造成皮膚感光過敏的病理變化。 imu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