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缺乏癥是指日糧中銅含量不足或缺乏,引起仔豬貧血、生長發育緩慢的疾病。
由于飼料中含銅量不足或缺乏,或飼料中存在影響豬吸收銅的不利因素從而誘發銅缺乏癥,如金屬元素鉬、鋅、鉛、鎘、錳及維生素C和硫酸鹽、植酸鹽等含量過多,影響銅的吸收利用。
病豬食欲不振,生長發育緩慢,腹瀉,貧血,被毛粗糙,無光澤,且大量脫落,皮膚無彈性,毛色由深變淡,黑毛變為棕色、灰白色。
仔豬四肢發育不良,關節不能固定,跗關節過度屈曲,呈犬坐姿勢,出現共濟失調,骨骼彎曲,關節腫大,表現僵硬、跛行,嚴重時后軀癱瘓,出現異嗜。
剖檢見消瘦和貧血,肝、脾、腎呈廣泛性血鐵黃素沉著。
實驗室檢查血銅、肝銅含量低于正常。
根據病史和臨診癥狀進行診斷,必要時可做實驗室檢查,檢測飼料和血銅、肝銅的含量。測定血漿銅藍蛋白活性可為銅缺乏癥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
可靜注0.1~0.3g硫酸銅溶液或口服硫酸銅1.5g補銅。
在飼料中添加硫酸銅,劑量為每千克飼料添加250mg,或每升飲水中添加0.2g硫酸銅。
預防可在食鹽中加入1%~5%硫酸銅,減少影響銅吸收的各種不利因素,如治療影響銅吸收的胃腸疾病,合理調配日糧,保持微量元素的正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