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圍產期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天,產前15天稱圍產前期,產后15天稱圍產后期;這一階段對母牛產前、產后及胎犢、新生犢牛健康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母牛圍產期的飼養管理。
圍產期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天。產前15天稱圍產前期,產后15天稱圍產后期。這一階段對母牛產前、產后及胎犢、新生犢牛健康非常重要。
(1)飼養
臨產前母牛應該飼喂營養豐富、品質優良、易于消化的飼料;應逐漸增加精料,但最大喂量小宜超過母牛體重的1%,精料中可提高一些麩皮含量,補充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并采用低鈣飼養法。
此外,還應減喂食鹽,禁喂甜菜渣(甜菜渣含甜菜堿對胎兒有毒性),絕對不能喂冰凍、腐敗變質和酸性大的飼料。圍產前期日糧組成:糟粕料和塊根莖料5千克,混合料3~6千克,優質干草3~4千克,青貯飼料10 - 15千克。
(2)管理
①根據預產期,做好產房、產間清洗消毒及產前的準備工作。
②產房晝夜應設專人值班。
③母牛一般在分娩前15天轉入產房,以使其習慣產房環境。在產房內每牛占一產欄,不系繩,任母牛在幽內自由活動;母牛臨產前1~6小時進入產間,消毒后軀。產欄應事先清洗消毒,并鋪以短草。
(1)飼養
母牛分娩過程體力消耗很大,產后體質虛弱,飼養原則是促進體質恢復。剛分娩后應給母牛喂飲溫熱麩皮鹽鈣湯或小米粥。
麩皮鹽鈣湯的做法是:溫水10~20千克、麩皮0.5千克、食鹽0.05千克、碳酸鈣0.05千克。小米粥的做法是小米0.75千克左右,加水18千克左右,煮制成粥加紅糖0.5千克,涼至40℃左右飲喂母牛。
產后2-3天內日糧應以優質干草為主,精料可飼喂一些易消化的如麩皮和玉米等,每天3千克。2~3天后開始逐漸用配合精料替換麩皮和玉米,一般產后第3天替換1/3,第4天替換1/2,第5天替換2/3,第6天全部飼喂配合精料。
母牛產后7天如果食欲良好,糞便正常,乳房水腫消失,可開始飼喂青貯飼料和補喂精料。精料的補加量為每天加0.5-1千克。同時,可補加過瘤胃脂肪(蛋白)添加物,減少負平衡。母牛產后頭7天要飲用37℃的溫水,不直飲用冷水,以免引起胃腸炎,7天后飲水可降至10~20℃。
(2)管理
①盡量讓母牛自然分娩,需要助產時,應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
②母牛分娩后,要清理產間,更換褥草。
③母牛產后經30分鐘至1小時擠奶,擠奶前先用溫水清洗牛體兩側、后軀、尾部,最后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乳房。開始擠奶時,每個乳頭的第一二把奶要棄掉,一般產后第一天每次只擠2千克左右,夠犢牛哺乳量即可,每次擠奶時應熱敷按摩5~10分鐘,第二天每次擠奶1/3,第三天擠1/2,第四天才可將奶擠盡。分娩后乳房水腫嚴重,要加強乳房的熱敷和按摩,促進乳房消腫。
④產后4-8小時胎衣自行脫落。脫落后要將外陰部清除干凈并用柬蘇爾水消毒,以免感染生殖道。胎衣排出后應馬上移出產房,以防被母牛吃掉妨礙消化。如12小時還不脫落,要采取人工輔助措施剝離。母牛產后應每天用1%~2%的來蘇爾水洗刷后軀,特別是臀部、尾根、外陰部。每日測1-2次體溫,若有升高及時查日月原因進行處理。
母牛圍產期護理好壞將影響牛的健康(包括乳房、子宮、膘情等),直接關系到以后泌乳期產奶量和生產性能。這一階段母牛生理上變化較大,抵抗能力下降,易患病,必須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和有效的健康監護。
所以要求工作人員應具有豐富的管理繹驗和強烈的責任心,產前7天丌始藥浴乳頭,產后堅持藥浴。擠奶時要注意牛體、乳房和個人衛生。要減少由于機械因素和其他人為意外因素而引起的乳房炎。產房和運動場地每同要嚴格、按時消毒。
給圍產期母牛提供最舒適的生活環境、適宜的過渡日糧以及全面的健康監護,是保證母牛產后都能正常泌乳,牛體健康最有效的措施。
采用圍產期母牛飼養管理技術,可有效地降低母牛產后癱瘓發病率,防止母牛發生便秘,并能夠提高犢牛成活率,增加初乳中維生素含量,降低胎衣不下和產后癱瘓的發生率。有效預防早產、流產、臌氣及風濕病等疾病的發生。
吉林一家牛場,設有獨立的部門,專門負責母牛圍產期、犢牛的飼養管理以及接產工作。所有崗位(如接產、產后監護等)都有專人負責。
產房接產人員3班輪換,產犢少時1人/班,高峰期2人/班,保證時時監控產犢過程,及時為新產犢牛灌服初乳。對圍產后期牛舍,由專職獸醫每天進行5次巡視(3次喂料時是最佳巡視時間),1次體溫監測,及時發現有問題的牛。
應用圍產期母牛飼養管理技術,全場圍產期母牛生產312胎(次),安全產犢率99%,犢牛成活率達到95.82%,乳房炎發病率0.64%,無胎衣不下和產后癱瘓案例。
地址:http://www.jshxmy.com.cn/c/182573965397.html
母牛早期妊娠診斷,提高牛群繁殖率,減少空懷,可盡早確定母牛輸精后妊娠與否,從而采取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對已受胎母牛,應加強飼養管理,保證母體和胎兒健康,防止流產。
更新時間:2023-01-27 09:05
牛胚胎移植技術是將優良遺傳性狀的母牛和公牛交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1頭生理狀態相同的母牛子宮內,使其繼續發育直到分娩。充分發揮了優秀母牛的遺傳和繁殖潛力,大大增加了優秀母牛的群體數量。
更新時間:2023-01-26 09:08
母牛的同期發情技術,調整控制母牛發情周期,使一定數量的母牛在預定時間內集中發情,用于母牛同期發情處理應用的藥物種類很多,方法也有多種,但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孕激素法和前列腺素法。
更新時間:2023-01-25 09:07
母牛人工授精技術可以快速擴大良種數量,有效提高優秀種公牛的利用率,這篇介紹母牛人工受精操作方法,以及母牛人工授精操作步驟。
更新時間:2023-01-24 09:13
母牛初情期與性成熟、初配年齡、發情周期介紹,初情期是指母牛初次發情或排卵的年齡,牛的身體發育成熟后才能配種,不能過早,但也不能過遲。發情周期指上一次發情開始到下一次發情開始的間隔時間。黃牛的發情周期一般為18 - 24天(平均21天)。
更新時間:2023-01-23 09:16
4種常見的肉牛雜交改良方式:簡單雜交(兩品種雜交)、三品種雜交、引入雜交(導入雜交)、級進雜交;日前,我國商品牛生產主要采取兩品種雜交這種形式。
更新時間:2023-01-22 08:57
牛雜交育種的優勢與效益意義很大,雜交可以改變遺傳結構,迅速提高低產群的牛產性能,雜交育種在肉牛生產中表現出以下優勢:增大牛體型結構、 提高牛生長速度、提高牛出肉率、增加養牛的利潤。
更新時間:2023-01-21 09:26
放牧方式可分為自由放牧和劃區輪牧自由放牧,適合于草場選擇空間大的牧區;劃區輪牧,適合于牧場選擇空間不大的山場、樹林、田閘地頭及河溝大壩等農區和山區。
更新時間:2023-01-20 09:14
新疆地區養牛放牧主要有3種方式:自由放牧、兩季輪牧、劃區輪牧;廣大養殖戶已經認識到母牛飼養管理的重要性,逐漸接受了放牧加補飼飼養模式。
更新時間:2023-01-19 09:03
怎樣讓母牛每年一胎?牛一年一胎養殖技術綜合應用分階段飼養管理、牛犢早期斷奶補飼和繁殖技術,可緩解應激、營養、帶犢哺乳等因素對母牛繁殖性能的不利影響,促進母牛產后體況恢復,提高發情率和受胎率,實現年產一胎。
更新時間:2023-01-17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