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精神不振,喜臥,行走時步態強拘,站立困難,常呈前腿跪下或犬坐姿勢,病程繼續發展,則四肢麻痹。心跳、呼吸快而弱,心律不齊,肺部常出現濕鑼音。下痢,尿中出現各種管型,血紅蛋白尿,尿膽素增高。
1、白肌病
白肌病以骨骼肌、心肌纖維以及肝組織等發生變性、壞死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變部位肌肉色淡、蒼白,以運動障礙和循環衰弱,有時成年家畜也患病,且多發生于冬春氣候驟變、青綠飼料缺乏時,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
急性病例突然呼吸困難、心臟衰竭而死亡。
病程稍長者,精神不佳,食欲減退,心跳加快,心律不齊,運動無力。嚴重時,起立困難,前肢跪下,或腰背拱起,或四肢叉開,肢體彎曲,肌肉震顫。肩部、背腰部肌肉腫脹,偶見采食、咀嚼障礙和呼吸障礙。
仔豬常因不能站立吃不到母乳而餓死。
2、仔豬營養性肝壞死和桑葚心
營養性肝壞死和桑葚心是豬的硒和維生素E缺乏癥最為常見的病型之一。
據報道,在喂飼高能量日糧(玉米、黃豆、大麥等)的條件下,由于維生素E和硒含量皆低下,致使生長迅速、發育良好的肥育豬最易發生本病,且多與肌營養不良癥(白肌病)相伴發。 imuyi.com
1、營養性肝壞死:本病又稱仔豬肝營養不良,主要發生于3周齡至4月齡,尤其是斷奶前后的仔豬,大多于斷奶后死亡。
急性病例多為體況良好、生長迅速的仔豬,預先沒有任何癥狀,突然發病死亡。存活仔豬常伴有嚴重呼吸困難、黏膜發紺、躺臥不起等癥狀,強迫走動能引起立即死亡。約25%的豬有消化道癥狀,如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糞便帶血等。病豬可視黏膜發紺,后肢衰弱,臀及腹部皮下水腫,
病程長者可出現黃疸、發育不良癥狀。同窩仔豬于幾周內死亡數頭,群死亡率在10%以上,冬末春初發病率高。
2.桑葚心:本病多發于仔豬和快速生長的豬(體重60~90kg),營養狀況良好,飼飼料,但維生素E含量較低。病豬常在沒有任何前驅征兆下突然死亡,幸存豬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發紺、躺臥,強迫行走時可突然死亡。
亞臨診型常有消化紊亂,在氣候驟變、長途運輸等應激下可轉為急性,幾分鐘內突然抽搐,大聲嚎叫而死亡。皮膚有不規則的紫紅斑點,多在兩腿內側,一些點甚至遍及全身。
3、仔豬水腫病
斷乳仔豬、生長豬發生以皮下、胃腸黏膜水腫為特征的疾病。呈進行性運動不穩和四肢癱瘓,死亡率很高。
剖檢可見肺間質水腫、充血、出血,胃黏膜水腫、出血,胃大彎、腸系膜呈膠凍樣水腫,腸系膜淋巴結水腫、充血、出血。心包積液達15~20mL,腹腔積液達200~500mL。